动态新闻  news
关注我们:
欢迎来到金浪国际会展
  • 运城市三馨食品有限公司               淮北市兑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依水源食品有限公司                    鹿邑县胡艳食品加工坊               烟台天鹭食品有限公司                      河北雄安骅洋纸塑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怀药堂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康迪园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香鸽苑烧烤店                        河北聚会烛业有限公司             山东秋韵食品有限公司                阜宁县阜威食品有限公司                宿州市扶疏亭食品有限公司                河北正杨一滴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仙泉湖水产连锁有限公司                  誉商承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清远市清新区顺景食品有限公司                     塞上牧场(宁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宿迁味百道食品有限公司                  聊城仁熠商贸有限公司                       百户烧煲砂锅厂                        襄城县腾瑞居食品加工坊          德州德牧肉类加工有限公司                   河南燕诚神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诸城市创优机械有限公司                      海蓝厨房供应链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四川春之源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玉果饮品有限公司                    内蒙古魏记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烟台新起食品有限公司                 内黄县翱翔食品有限公司                       郓城县亿海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星城(德州)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参展企业:
盘点21家预制菜企业三季报:有人狂揽31亿,有人悄悄降库存
来源:蓝鲸财经 | 作者:蓝鲸财经 | 发布时间: 2024-05-22 | 241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红餐网

在预制菜赛道,除了专业的预制菜生产企业,跨界入局者也颇多,比如下游的餐饮企业、上游的农林牧渔类企业等。

近日,预制菜相关企业三季报陆续出炉,餐饮供应链指南以其主营业务划分,梳理了3大类型(速冻派、农牧派、专业派)21家预制菜相关企业的最新业绩,一探预制菜市场的温度。

单从三季度来看,这21家预制菜相关上市企业,多数实现了盈利,只有4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另外,13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速都出现下滑趋势。具体到不同类型的企业,业绩也有所分化。

速冻企业整体向好,多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增

“速冻派”预制菜相关上市公司,在三季度普遍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例如安井食品(603345.SH)、千味央厨(001215.SZ)、惠发食品(603536.SH)、三全食品(002216.SZ),相比之下,海欣食品(002702.SZ)则拖了后腿,交出了“营收净利双降”的成绩单。

安井食品(以下称“安井”)三季度延续了增长态势,共实现营收33.77亿元,同比增长17.21%;净利润为3.86亿元,同比增长63.75%。

从前三季度整体表现来看,今年安井的预制菜业务依然强劲,不仅成长为公司第一大业务,营收增速也将近50%。依据安井定期披露的经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安井速冻菜肴业务营收31.09亿元,同比增长47.46%。

从三季报来看,惠发食品(以下称“惠发”)有望改善前两年“亏损过亿”的尴尬局面。今年三季度,惠发净利润为60.11万元,同比增长102.83%。

自上市以来,惠发的盈利情况就很不稳定,2021年、2022年更是连续2年亏损过亿。今年上半年,惠发同比收窄亏损幅度44.29%。三季度盈利的情况下,惠发前三季度共亏损2995.49万元,相比去年同期收窄60.62%。

不过,从营收数据来看,预制菜对惠发大幅减亏的贡献不大。今年前三季度,惠发中式菜肴营收仅由去年同期的1.45亿元增至1.62亿元,占比仅一成。丸制品、油炸品营收增速超20%,这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合计近5成,占据营收大头的业务增长为惠发减少亏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比仍在亏损的惠发,“餐饮供应链第一股”千味央厨的日子要好过许多。

三季度,千味央厨营收4.77亿元,同比增长25.04%,这也是其单季度销售最高的季度,同时净利润也大增6成。千味央厨虽未披露各大业务的具体营收,但透露其预制菜坚持BC端并行的策略。

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千味央厨表示,C 端事业部和御知菜三季度表现同期相比较好,御知菜公司围绕大B客户做定制化半成品,C端事业部在便利店系统与客户形成了良好供应,业务方向都比较清晰。

三季度,三全食品(以下称“三全”)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0%,营收则微增3.03%。

就今年前三季度而言,预制菜为三全带来了一定业绩增量。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三全方面坦言,速冻调制食品如肉类预制食材等产品大幅增长,肉卷、蛋饺、小酥肉等预制食材类产品,微波系列及空气炸锅系列产品如烤肠、微波意面等产品表现亮眼。

相比上述4家速冻企业,“速冻鱼肉制品第一股”海欣食品(以下称“海欣”)则稍逊一筹。

今年三季度,海欣营收4亿元,同比下降1.06%;净利润为248.14万,同比下滑92.43%。而从整个前三季度来看,海欣表现也不容客观,11.34亿元的营收,对应的净利润仅为367.21万元,同比下滑超9成。

对于利润变动情况,海欣也在三季报里作出了解释。原因有3方面:生产成本提升,商超系统促销折让;海产品前期投入暂未起量,毛利率下降;推广费用投入加大。

餐饮供应链指南注意到,海欣在加大推广费用投入的同时,降低了研发投入。前三季度,海欣研发投入由去年同期的1220.53万元降为1096.18万元。

减少研发投入的现象不只发生在海欣身上。今年,速冻企业整体降本增效,多家公司都减少了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优化费用使用效率。千味央厨则是例外。

具体来看,三全减少了管理、研发、销售多项费用,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保持下降趋势。

海欣、安井和惠发都增加了市场销售方面的投入,并且降低了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安井发布的一份投资者调研记录表显示,在被问及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的费用投放规划时,安井称必要时会通过加大促销力度和增加销售费用等方式来加快收入增长。

不过,千味央厨仍在继续加大多项费用投入,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加了65.22%、33.69%,管理费用也增加了13.54%。

“预制菜第一股”净利润下滑,牛肉不好卖了?

跨界预制菜的速冻企业表现亮眼,但专业预制菜玩家味知香(605089.SH)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按下暂停键。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味知香实现营收2.02亿元,同比下降11.89%;净利润为3252.89万元,同比下降了18.76%。

味知香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经销商数量、加盟店数量为报告期末的存量)

整体来看,味知香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下降2.90%。而2021年、2022年同期,味知香净利润的增速还为9.02%、7.65%。

从味知香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牛肉产品越来越不好卖影响了利润端表现。

今年三季度,味知香的牛肉系列产品仅实现营收0.81亿元,相比2022年三季度的1.05亿元,直接下滑了23.15%。

虽然季报未披露牛肉产品的具体毛利率,但依据往年数据,牛肉产品的总营收占比长期超过四成,毛利率也不低于20%。可见,牛肉产品是味知香利润的重要来源。

对此,味知香表示,在消费降级趋势下,高货值产品的销量不如低货值产品,而公司批发渠道又以牛肉类高货值产品为主,尽管整体产量波动不大,却导致三季度收入出现负增长。

国泰君安证券也在研报中分析称,今年三季度,味知香的细分产品表现分化,预计主要受到消费力减弱影响。其中,高客单的牛肉类、虾类营收下滑,低客单的家禽类、猪肉类营收增加。

味知香还指出,大环境影响了加盟商的开店态度,一些计划开加盟店的店主进入观望状态,开店速度下降。

从财报数据来看,三季度味知香确实放缓了开店速度,该季度加盟店业务的营收也同比下降了6.43%。今年三季度,味知香新开加盟店91家,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一半。2022年三季度,味知香新开加盟店182家。

此外,味知香也表示今年整体资源投入较大,三季度新厂启动也增加了一定费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味知香三季度的净利润出现下滑态势。

作为一家靠牛肉产品扛起营收大旗的专业预制菜企业,味知香盈利能力要得到恢复和增长,或许有待整体消费环境的改善。

养猪养鸡受周期性波动影响,跨界预制菜能否改善盈利能力?

越来越多企业涌入预制菜赛道,试图分一杯羹,比如,农林牧渔类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

不过,由于三季度猪肉、牛肉、鸡肉等原料价格走低,不少养殖企业虽然保持了盈利,但净利润增速下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猪肉、牛肉价格分别环比上涨了0.2%和0.6%,但相比去年9月,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跌22.0%,牛肉价格同比下跌4.9%。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9月,猪肉价格同比已连续5个月下降。

三季度,鸡肉价格也较低迷。网聚资本、红餐产业研究院出品的《食品与餐饮连锁企业采购行情月度参考(2023.8)》显示,7月,全国白羽肉鸡棚前均价为 4.15 元/斤,环比跌幅4.60%,同比跌幅12.26%。

养殖业龙头温氏股份(300498.SZ)也表示,从消费端看,三季度是肉鸡产品传统消费旺季,但今年三季度行情表现一般,鸡价低于预期。

原料价格的波动,难免会对上游农林牧渔类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龙大美食、新希望、福成股份、唐人神、湘佳股份、温氏股份、仙坛股份、春雪食品、大湖股份、好当家、益客食品等企业的主营业务大多涉及养殖、屠宰或肉制品加工,如今也都跨界预制菜。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这11家企业的净利润都出现了增速为负的情况。

其中,“养猪巨头”新希望(000876.SZ)三季度净利润亏损8.75亿元,猪价大跌是重要原因。其表示,22年Q3猪价在22元左右,23年Q3仅在15元左右。

另外,圣农发展(002299.SZ)、双汇发展(000895.SZ)、华英农业(002321.SZ)等企业的净利润实现了正向增长。这其中,也有企业表示,自身业绩受到原料价格波动影响。

肉鸡养殖龙头圣农发展营收净利双增,但其指出,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85.67%,主要原因是牛肉原料跌价损失增加以及计提了部分鸡肉产品和鸡肉制品的跌价损失。

双汇发展三季度净利润增加11.62%,营收同比下滑5.20%。其指出,虽然三季度公司肉类总外销量达到84万吨,同比增长了4.6%,但由于猪价肉价同比下降较多,营收并未实现增长。

虽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不过涉足养殖业务的企业,三季度实现盈利的企业还是不少。在餐饮供应链指南不完全统计的15家上市企业中,11家都处于盈利状态。不过,这11家盈利的企业中,净利润增速下滑的就有8家。

农牧类企业的业绩容易受到养殖周期的影响,越来越多养殖企业开始积极布局预制菜深加工业务,寻找新增量。

不过,从三季报来看,披露了预制菜营收情况的企业,预制菜业务表现也分化明显。

“养牛第一股”福成股份,今年明显减少了预制菜产量,但三季度仍面临库存压力。据了解,福成股份主要通过旗下的速食品分公司开展预制菜业务,历年财报中提到的速食品业务即为预制菜。

福成股份在今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中披露的库存量,分别为93.14吨、262.28吨、357.27吨。2022年同期,对应的数据分别为293.99吨、409.60吨、329.54吨。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福成股份的库存相比去年已大幅减少,但三季度库存又超出去年同期水平。

福成股份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其速食品产量同比减少4成,速食品营收同比下降了52.87%。依据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福成股份的速食品产量分别为3437.97吨、1868.90吨,降幅高达45.64%。

养鸡发家的春雪食品(605567.SH),其预制菜业务的营收占比也出现下降趋势。

2023年三季度,春雪食品调理品(预制菜)的营收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7.98%降至42.96%,降幅不大。但生鲜品的营收占比却从去年同期的22.72%跃至40.24%,营收从1.60亿元增至2.90亿元。

而2019-2021年,春雪调理品(预制菜)的营收占比连续三年超过50%,2022年,调理品的营收占比也近五成,可见,调理品是春雪营收的重要来源。

这一格局是否发生变化,还有待四季度的业绩表现。但从春雪今年的动作来看,其对生鲜品业务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半年报显示,春雪上半年共生产鸡肉生鲜品6.6万吨,同比增长35%。此外,春雪也表示看好冷鲜品的发展,其在半年报中称,随着消费主力人群结构的变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冷鲜肉未来的市场规模增速将逐步加快。

新希望今年三季度虽出现亏损,但是大单品小酥肉表现依然强劲。

单9月,小酥肉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4亿元。新希望表示,今年小酥肉销售额预计将超过14亿元。另外,肥肠单品月销售额稳定在3500-4000万元左右。

双汇发展的预制菜表现也较为亮眼,今年前三季度,其预制菜销量达5万多吨,同比增幅超80%。该公司还将继续布局预制菜业务。

双汇发展透露,公司已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和专业的厨师团队,下一步将围绕成品菜肴、半成品菜肴、预制切割和方便速食等品类,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

结 语

今年以来,预制菜市场已有所降温,火热程度不如前两年。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企业也在开始调整自身的业务布局。不过,仍有企业选择继续加大预制菜投入,尤其是已经尝过甜头的企业。

从三季报可以看出,虽然不少预制菜相关企业实现了盈利,但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伴随着入局者增多,竞争不断加剧,预制菜的野蛮生长、粗放式增长终会结束,行业的门槛也将逐渐显现。